近日,全国高考成绩陆续公布,一张张成绩单成为学生打开通往未来大门的“钥匙”。然而,当众多考生还沉浸在成绩中时,志愿填报环节悄然而至。职业教育近年来热度持续攀升,自然备受关注,相关话题更是不断“出圈”!
比如,“高分低报”。往年有考生以超出一本线100多分的成绩,放弃985、211院校,转而报考职校,他的理由是“职校就业率达到了98%,以后好找工作”;又或者“本升专”。本科生为获取实用技能,选择重新回到职业学校“深造”等,这反映了当前市场“冰火两重天”的就业景象。那么,为什么职业教育更有优势找工作?为什么职业教育人才更备受青睐?2025年职业教育是否值得选择?
一个行业或者是一个领域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,国家的大力支持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增添了不少信心。2005年,国务院《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》颁布,中国职业教育自此步入全新发展阶段;2019年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出台,职业教育完成了从教育补充到类型教育的身份转变。2022年新修订的《职业教育法》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;2025年启动的第二期“双高计划”进一步强化“产教融合”,推动职业教育深度对接产业需求......
在国家的精准布局下,从2019到2023年,高等职业院校的入学人数直接从369万飙升到555万,暴增186万人。之所以国家如此大力支持,是因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,制造业等众多行业正朝着数字化、智能化方向升级,再加上多年来新产业、新业态不断出现,企业对数字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。人社部预测,2025年仅是制造业的十大关键领域,人才缺口就达到了3000万人;AI领域人才缺口预计将超过1000万;物联网安装调试人才缺口将达到500万;云计算领域人才缺口将达到150万......“技工荒”已成为制约制造业等行业升级的突出瓶颈。
这些新技术、新岗位都是国家所需,也是数字时代众多企业转型所需。而职业教育独有的优势,更适合这些人才的成长,自然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,未来前景广阔。
近年来,受多方因素影响,就业问题困扰着众多学子,尤其是不断突破新高的毕业生。从上文了解到,当前新制造业、数字经济等领域存在巨大人才缺口,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,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将起到重要作用。职业教育,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在新兴职业领域,职业教育展现出敏锐的市场响应能力。2024年,全国职业院校毕业生规模突破1000万,其中70%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。职业教育迅速在智能制造、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布局,成为新职业人才培育的核心力量。
另一方面,对于学生而言,职业教育让他们可以凭借前沿技能实现职业赛道转换,突破传统岗位发展瓶颈;也可以将个人技能紧扣国家发展步伐,与时俱进;还可以打破传统思维模式,为个人职业成长开辟全新路径。职业教育的前瞻性布局,实现了新兴产业与个人发展的双赢。
职业教育在国家支持下,开始“改头换面”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。有网友吐槽:“普通本科生工作难找,恰恰是因为大学教育和市场脱节太严重,讲的都是几十年前的老教材,不知道当前市场需求是什么。”相较之下,职业教育学校通过“校企合作”、“订单式”培养等模式,按企业需求定制教学计划,让学生在校接触真实项目与场景,与岗位无缝对接,显着提升了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。
以八维教育为例。八维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深耕29年,始终秉持着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以岗位要求为标准,以优质就业为目标”的课程体系开发原则,紧跟时代发展。专业设置聚焦热门项目、热门技术、热门行业,紧扣新质生产力人才方向。在20.1课程体系中创新性地打造了十五大前沿专业方向,包括:游戏专业元宇宙方向、游戏专业鸿蒙方向、云计算专业、人工智能专业计算机视觉方向、人工智能专业自然语言方向、物联网专业、网络工程专业、移动通信专业测试方向、网站工程专业、大数据专业、传媒专业、建筑专业、国际新媒体专业、全栈专业开发方向、全栈专业产品方向。
在29年的发展中,八维建设了庞大的实训项目库,覆盖智能驾驶、工业机器人、无人机、AIGC等众多热门领域。通过深入企业调研,明确企业真实用人需求,了解企业当前发展的技术项目,与八维课程体系深度融合,让学子们在“真项目、真环境、真需求”中成长。
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一部分人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偏见。而当下,在就业与收入、前景与趋势等现实因素的影响下,学生和家长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,社会也正在形成“技术为王”、“重能力轻学历”等发展氛围。选择职业教育前景广阔、大有可为;选择八维教育人人皆可高效快乐成才!